淞沪会战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8-05-14浏览次数 :2599

1937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在华北扩大战争的同时,又积极策划侵占上海89,日本驻上海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和士兵斋藤要藏驱车闯入虹桥军用机场挑衅,被中国士兵击毙。驻沪日军以此为借口要挟中国政府撤退上海保安部队,撤除所有防御工事。日本的无理要求被中国拒绝后,即动员驻上海4000人的海军陆战队及舰艇登陆人员和日侨义勇团共万余人紧急备战。

        11
日,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率第87、第88师到上海杨树浦及虹口以北布防,中国空军主力也开始由华北向上海方向集结。13日,日海军陆战队首先由虹口向天通庵车站至横浜路段开枪挑衅,再以一部向宝山路、八字桥、天通庵路进攻,被第88师击退。

9集团军作战和中日空军激战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13日下令将张治中部改编为第9集团军,从14日拂晓开始发起反击,同时命令空军协同地面作战。空军当天就轰炸了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和第3舰队,炸伤旗舰出云号。第4驱逐机大队击落袭击杭州笕桥机场的日机3架,击伤1架。15日,日军统帅部下令组建上海派遣军,任命松井石根为司令官,立即从国内增派第3、第11师团到上海。1516日,中日空军发生激战,中国空军在京沪杭上空共击落日机40余架。17日,中国海军鱼雷快艇在上海外滩再次击伤出云号。

       
张治中的第9集团军从15日起,向日军发起多次围攻。第87师攻占日本海军俱乐部,第88师冲入日本坟山阵地。19日,从西安调来的第36师投入战斗,于21日攻入汇山码头,严重威胁日本海军陆战队。22日,日上海派遣军先头部队开始在杨树浦附近登陆。第9集团军侧翼受到威胁,反击作战遂告中止。

中日继续增兵上海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陆续向上海附近增兵,成立第三战区。冯玉祥任司令长官,顾祝同任副司令长官,陈诚任前敌总指挥。以第9集团军组成淞沪围攻区围攻驻沪日军,第8集团军(张发奎)组成杭州湾北岸守备区,第10集团军(刘建绪)组成浙东守备区,第54军组成长江南岸守备区,第111师组成长江北岸守备区,以上4个守备区负责封锁压制日军登陆部队。23日,日军第3、第11师团在长江南岸的吴淞、张华浜等地强行登陆。第三战区临时将长江南岸守备区扩编为第15集团军,由陈诚兼总司令,又抽调3个军予以加强。

       
日军第3师第一梯队在张华浜附近登陆时,遭到张治中部警察总队顽强抵抗。第3师主力登陆后,警察总队不支,撤至南泗塘河西岸据守。张治中组织第87、第36师增援,挫败日军进攻,双方于25日隔河对峙。日军第11师团第一梯队23日在川沙口和石洞口地段登陆,由于第15集团军部队未到指定位置,日军迅即攻占狮子林炮台、月浦和罗店,然后分别向浏河、宝山进攻。下午陈诚所部先后赶到,第18军协同第54军实施反击,当晚收复罗店,次日收复宝山、狮子林和月浦。25日,双方于狮子林、月浦、新镇、罗店至浏河口一线形成对峙。

       
日军为连接和扩大两个师的登陆场,91从狮子林和吴淞两面夹击宝山。守备宝山的第18姚子青营击退日军多次进攻,顽强坚守至7日,日军以战车堵击城门,集中海陆空火力轰击,全城燃起烈火,该营官兵全部壮烈牺牲。战至10日,日军将两块登陆场连成一片。第15集团军予敌重大杀伤后,部队严重减员,13日奉命撤出月浦、杨行、新镇等阵地;第9集团军则奉命放弃宁沪铁路(南京-上海)以东的大部地区。至917,中国军队撤至北站、江湾、庙行、罗店、浏河一线,与日军对峙。

第三战区的纵深防御作战

        9
月,蒋介石兼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21日再次调整部署:以第9集团军为中央军,朱绍良任总司令,位于北站、江湾、庙行一线及其以西地区;以第8、第10集团军为右翼军,张发奎任总司令,位于苏州河以南至杭州湾北岸地区;以第15、第19集团军为左翼军,陈诚任总司令,位于蕴藻浜以北的万桥、罗店、广福地区。9月中下旬,日军新增调第9、第13、第101师及重藤支队(台湾旅)到上海,加入上海派遣军战斗序列。

        101,
日海军、航空兵协同地面部队发起新的攻击。北路以第11师指向广福、陈家行;南路集中第3、第9、第13、第101师强渡蕴藻浜,向大场、南翔进攻,守军顽强抗击。15日,日军突破蕴藻浜,蒋介石急调第21集团军10个师加入中央军序列,以其3个师从大场附近向南路日军反击,另以左翼军4个团在广福南侧向北路日军反击,均未突破日军阵地。22,日军集中第3、第13、第101师进攻第21集团军,在庙行和陈家行之间突破守军阵地,26日攻占庙行和大场。苏州河北岸的中央军腹背受敌,于27日放弃北站、江湾阵地,向苏州河南岸转移。第88师第524团副团长谢晋元,率第1营官兵继续坚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四昼夜,打退日军多次进攻,被称为八百壮士。后于31日奉命退入公共租界

日军从杭州湾登陆,上海失守

       
日军大本营10月初决定将侵华战争主要进攻方向从华北转向上海方面,急从华北、东北、国内抽调部队,于20日组建第10集团军援沪。115,由集团军司令官柳川平助率第6、第18、第114师团及国崎支队(5师团第9旅团),突然在杭州湾的全公亭、金山卫间登陆,策应上海派遣军实施迂回包围。当时杭州湾北岸的守军,大部已调去支援上海市区作战,只有第63师的少数部队守备,猝不及防。日军占领沿海地段后,迅以第6师团进攻松江和闵行,以第18师团进攻金山和广陈。第三战区急调第62、第79师分别阻击日军第6、第18师团,均被击退。日军6日占金山。7日上海派遣军和第10集团军奉命合编为华中方面军,由松井石根统一指挥,企图对上海守军迅速达成合围。战局急转直下,8日蒋介石下令全线撤退。12日上海失守,战役结束。

       
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中国军队虽多,但分散在各自防区死打硬拼,注重正面防御,忽视侧翼安全;日军装备优良,取正面强攻,屡遭挫败,改从侧后登陆,迂回成功。日军参战达9个师团22万余人,伤亡9万余人;中国军队参战6个集团军约70个师共70余万人,伤亡25万余人。淞沪守军浴血奋战,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打破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为中国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忱。

 

综合概括资料:

 

19371114日,日军第3、第9、第101师向上海南翔至曹家渡地区连续猛攻。5日拂晓,日军3个师团在杭州湾登陆,切断沪宁线,对中国守军实行迂回包围,中国军队被迫于9日撤出上海。
12
日,日军占领上海,上海市区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此战役是抗战以来第一场大会战。
  淞沪抗战历时3个多月,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总司令,共投入12个师团及侮空军、特种兵部队30余万人的兵力。中国军队先以冯玉祥为总司令,后由蒋介石兼任,共投入70余个师70余万人的兵力,伤亡高达25万人,日军在此役中共伤亡40672人。日本企图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未能实现。
  在淤沪会战期间,日机狂轰滥炸,整个上海到处是残垣断壁,满目疮痍。在市中区,从外白渡桥经百老汇路直到沪东,没有一座房屋幸存。北新泾镇毁坏最惨,全镇变成一片废墟。闸北、浦东、龙华等处工业区遭到严重破坏,5255家工厂完全被毁,外人估计上海此时损失已超过30亿元(法币)
  日军占领上海后到处杀戮,在宝山县,日寇杀害我无辜同胞四五百人。一位姓王的小学教员,两目被日本人挖去,后又被日本人烧死。
  自上海沦陷,日军在金山卫就整整烧杀了3天,位于金山卫城北的一口赤旱塘成了日本侵略军的杀人塘,日军在这里残杀了 60多名中国百姓。在金山卫的向阳村,日军把躲藏在稻田里的3 位农民拖出来,扒光衣服,推进一农屋,砍去四肢,再把砍下的四肢和身驱挂在织布机上。仅在山阳一带,日军就杀害无辜农民 350余人,烧毁房屋4177间。金山卫被日军杀害的有1000余人。在宝山县罗泾乡,日寇于此登陆后,在不到百天的时间里,罗泾惨遭杀害的无辜群众就有2244人,民房烧毁10908间。
  饱受战火摧残的上海,处处是废墟焦土,横尸卧野,饿殍载道,满目凄凉,失去了往日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