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常见通讯网络诈骗类型
1.微信,QQ等通讯工具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网络技术手段,首先窃取他人QQ号、微信、微博账号,而后在好友名单里物色诈骗对象,再冒充该号主人,以各种理由提出借钱、汇款等要求,通过网上银行转账或到银行汇款等方式进行诈骗。
2.冒充公检法诈骗
行骗途径:骗子冒充公安、检察院等国家司法机关人员,打电话给受害人,声称受害人的身份被冒用或者受害人涉嫌经济犯罪,要求配合司法机关工作,诱骗对方将钱财转到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账户。
3.假冒客服诈骗
当前声称交易时出现系统故障诈骗案件比较多发。主要情形包括:一是声称没收到汇款,要求买家重新将货款汇到指定账户;二是要求买家提供相关的账户信息,供“卖家”核查,骗取买家账户信息;三是以资金被冻结,需解冻或重新激活为由,提供虚假网站,诱使买家输入账户信息;四是以退款为由,诱使买家持银行卡到ATM上操作,结果导致买家账户资金被转走。
4.求职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随后以缴纳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5.网络游戏诈骗
低价售物法
在游戏中以低价销售游戏币或装备为名,让玩家线下汇款,待收到钱款后立即消失。此类案件是网络游戏诈骗中发案最高的一类。
■买卖账号法
以高价收购玩家高等级游戏账号为名,诱使玩家登录钓鱼网站进行交易,从而获取玩家银行卡信息,伺机盗取玩家银行卡内钱财。
■升级代练法
在游戏中发布虚假广告,称可低价代练游戏角色等级或装备,从而获取玩家游戏密码并要求玩家先行支付部分费用,等到玩家汇款后立即将玩家的装备、游戏币洗劫一空,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6.购票诈骗
网上订购返程机票,临近出发还剩几个小时突然收到“返程航班取消”的短信,需要改签。因为时间紧迫,事情紧急,赶紧联系短信上所提供的开头为“400”客服电话,不明真相的乘客,在“客服”的解释和引导下一步步走向诈骗者设好的陷阱,不仅提供了自己银行卡信息,还将银行的验证码当做机票改签的确认码发给了诈骗者。
7.中奖诈骗
“恭喜你中了一等奖”属于虚构中奖诈骗,是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件。常见的类似手段除了“恭喜你中了一等奖”外,还有销售廉价违法物品型,即“低价出售二手汽车”、“无抵押、免担保低息贷款”等。犯罪分子以“交款”、“验资”为由,引诱被害人到ATM柜员机进行操作,将被害人银行卡内存款转走。此类骗术是利用被害人贪图便宜的心理,多数谎称有各种海关罚没的走私品等物品,可低价邮购,先引诱被害人联系,之后再以交定金、托运费等名义进行诈骗。
8.冒充熟人诈骗
骗子通过QQ、微信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等媒介,冒充受害人的亲戚朋友、同事老板等熟人,高校学生还会遇假“老师”,以遇到急事、还钱、交学费、代购等借口,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或购物代付等方式骗取受害人钱财的案件。
9.冒充外籍人员、成功人士诈骗
自称境外人员,或是外来成功人士,手机在内地不能拨打电话,或者以手机欠费为由,以银行卡到账延迟等接口向事主索要现金。也有可能借走受害人手机后,他们竟偷偷到便利店盗刷支付宝、微信余款进行套现…
10.放贷诈骗
瞄准急用钱的学生或老师,号称可以无抵押贷款、当天放款。实际上,事主根本不可能从他们手中借来钱,犯罪嫌疑人就是为了从中骗取手续费、中介费。
11.伪基站诈骗
“伪基站”的设备可更改发送短信号码,所以它的迷惑性特别强。当您收到“银行卡密码升级”“积分兑换”“中奖”“要求转账”等短信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点击短信中的网络链接,可能被植入木马,从而导致手机内各种账号被盗。
12.二手交易诈骗
犯罪分子在论坛或二手交易网站发布相关信息,通过在交易之前要求被害人先交纳保证金、押金、风险金等各种名目的钱实施诈骗,在二手网络交易中属于较为常见的手法。也有可能遇到以次充好,虚假“中间人等手法来实施诈骗。
谨记“十个凡是” “三不原则”
“十个凡是”是诈骗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3、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
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先要汇款的
5、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
6、凡是叫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7、凡是叫你宾馆开房接受调查的
8、凡是叫你登录网站查看通缉令的
9、凡是自称领导(老板)要求汇款的
10、凡是陌生网站(链接)要登记银行卡信息
“三不原则”记心间
转 账
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坚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透 露
不因贪小利而受犯罪分子及其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关系人的身份信息、通讯工具、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轻 信
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犯罪分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